在过去的几年中,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剧烈波动,从DeFi浪潮、NFT热潮到迷因币(memecoin)轮番炒作,资本在其中起伏不定。然而,在这片常被视为“投机者乐园”的领域里,稳定币(Stablecoin)正逐渐脱颖而出,成为风险投资公司眼中的“硬资产”——不是因为它足够酷炫,而是因为它真正开始展现出实用性。
从日均交易数十亿美元的支付网络,到为金融科技巨头释放潜在息差收益,再到全球监管体系逐步成形,稳定币正在从一项加密技术尝试演变为通往现实世界金融体系的“高速公路”。这是一场没有热搜、没有炒作,却悄然酝酿的范式转移。
2023年10月,加密行业发生了一件未引发广泛热议但在业内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金融科技巨头Stripe以11亿美元收购了稳定币基础设施公司Bridge。这不仅是迄今为止加密行业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更重要的是,它表明稳定币已不再是加密原生玩家之间的游戏,而是被传统金融巨头视为“下一阶段支付基础设施”的入场券。
VanEck Ventures普通合伙人Juan Lopez分析指出,Stripe在过去一年处理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支付总额——如果将其中一部分迁移到自有的稳定币系统上,仅靠当前约4%的国债收益率,就能释放出每年高达400亿美元的净息差收益。
换句话说:稳定币不再只是支付工具,而是一项潜在的利润来源。对于风险投资者来说,这一愿景无疑打开了“万亿美元赛道”的大门。
与以往不同,此轮稳定币热潮的爆发并没有跟随加密货币价格上涨的节奏——它几乎完全独立于市场情绪之外。
根据The Block的数据,2024年初全球稳定币的总供应量约为1250亿美元,而截至目前,这一数字已增长至近2300亿美元,涨幅达84%。龙头项目如USDT和USDC依然稳健,但更多由初创企业和金融科技公司发行的“新型稳定币”也开始崭露头角——这些产品并非为加密交易而生,而是服务于支付、储蓄、借贷等更为“接地气”的金融场景。
Dragonfly合伙人Rob Hadick指出,他们追踪的数据表明,目前通过稳定币完成的跨境支付已达每月500亿美元,而在15个月前,这一数字几乎为零。
这不再是“加密行业内部的博弈”,而是稳定币成为跨境金融流通工具的真实证明。
稳定币不仅有用,而且“赚钱”——这恐怕是吸引风险资本入局最关键的理由。
以Tether为例,这家公司依靠持有的国债资产,在2023年创下了超过40亿美元的利润。它没有庞大的员工团队,也没有复杂的资产管理结构,其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对储备资产的利息收益——成本极低,利润率极高。
“稳定币本质上是一项非常有利可图的业务。”贝恩资本加密合伙人Stephen Cohen如此评价。
正是这种简单、清晰、可预期的商业模式,正在吸引大量初创公司、金融科技平台,乃至传统银行入局稳定币发行。围绕这些发行方构建的技术栈——包括链上支付平台、合规中介、KYC/AML服务以及用户钱包基础设施——也开始成为风险投资争相下注的热点领域。
应用层的突破也令人关注。CoinFund合伙人David Pakman指出,最有前景的稳定币项目往往不强调“币”的属性,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无缝集成的支付体验”,嵌入社交App、电商平台、游戏甚至订阅服务中。
换句话说,稳定币将从“金融产品”悄悄变成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所有这些进展最终都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监管。
长期以来,稳定币的增长始终在“灰色地带”中前行。但如今,随着欧盟MiCA框架的确立、新加坡加强监管执行、香港制定数字资产指引,以及美国推动《稳定币法案》的立法进程,这一赛道终于迎来了可能的政策拐点。
CoinFund的Pakman预测,一旦美国推出明确法律框架,稳定币的供应量与转账量“将在短时间内增长5倍以上”。VanEck的Lopez甚至将这一时刻类比为“云计算爆发的前夜”——那些没有赶上Amazon AWS或Azure平台红利的企业,如今已远远落后。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对未来持盲目乐观。
Breed VC创始人Jed Breed提醒,如果最终的法律只允许大型机构(如银行)发行稳定币,小型创新项目可能将被排除在合法轨道之外,创新空间将被压缩。
“我们不能让稳定币成为下一个‘金融壁垒’。”他说。
Hadick也指出,目前已有迹象表明,封闭系统中的稳定币(例如摩根大通的JPM Coin)正在成为大型金融机构“圈地”的工具。一旦这些闭环系统成为主流,加密原生生态可能会被边缘化。
这不是预言,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根据Visa发布的链上分析仪表板,2024年已成为稳定币历史上最活跃的一年。截至年底,预计调整后交易量将超过6万亿美元,覆盖超过12亿笔真实经济用途的交易。而仅在2025年前两个月,这一数据已突破2万亿美元、3亿笔交易的门槛,创下历史同期最高。
这些数据经过Visa自研算法去除机器人交易、高频洗盘和内部调仓等“虚假交易”,可以认为是“稳定币真实使用率”的最佳指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稳定币不再是加密行业的“工具层”,而是开始成为数字经济中资金流动的主干道。
风险投资押注的,并不是稳定币这个概念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一整套更优的价值流通机制。
它比传统金融更低费率、更高效率、无国界;它比加密原生资产更稳健、更易监管、更易被主流接受。它不会一夜之间取代现有系统,但会在你未曾注意的角落,逐渐渗透,重塑整个金融逻辑。
就像Rob Hadick所说:“稳定币不会在所有支付、抵押品、储蓄、汇款场景中都胜出,但它们足够好,并会在足够多的场景中‘好到可以取代’,最终蚕食掉数万亿美元的市场。”
当我们回顾这场金融系统的演化,也许会发现——真正改变世界的,不是哪一轮牛市、哪一个暴涨的代币,而是稳定、可用、渐进的价值承载方式。
而这,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