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比特币的基本属性后,我将主要精力聚焦于加密生态中能够提供实际服务和价值的产品。比特币未来的走向不仅取决于自身,更依赖于加密生态中那些能为用户提供真实服务和价值的产品。
如果越来越多的用户能够在加密生态中找到所需的服务与价值,比特币的价格自然会随之上涨。反之,如果加密生态无法持续输出真实的服务和价值,那么再多次强调“数字黄金”或“价值存储”也无济于事。
在加密生态中,一层公链无疑是提供服务和价值的首要基础设施。它们直接服务于整个生态,其提供的服务和价值最终也将决定原生代币的价值。
一层公链表面上是产品、平台和技术,但其背后的运作逻辑与传统公司有许多相似之处,真正推动公链发展的核心在于团队、文化和社区。
因此,评估一个公链代币的真实价值,实际上是在评估其背后的团队、文化和社区,这与评估股票价值时关注公司本身的逻辑如出一辙。
巴菲特总结了评估股票价值的三个关键要素: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和交易价格。其中,商业模式是他最为看重的部分。
段永平用通俗的语言将商业模式概括为:企业的挣钱方式。
好的公司需要拥有良好的商业模式/挣钱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挣钱方式才是优质的呢?
段永平对此也给出了简单明了的解释(大意为):
需要具备强大的护城河。而优秀的护城河就是差异化。差异化指的是客户需要,但其他公司或产品无法提供的服务或价值。
比特币与其他数字货币之间的差异化显而易见:它是第一个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资产的项目。这一独特的历史定位构成了它最大的护城河,其他数字资产难以撼动。
以太坊与比特币的根本差异在于:它提供了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功能,能够处理比特币无法完成的复杂链上逻辑和行为。后来一系列加密应用的崛起都得益于这一点,这也是以太坊得以迅速成长的核心原因。
不仅是以太坊,所有实现了智能合约虚拟机的一层区块链与比特币相比,都有这种根本性的差异。
2023年兴起的比特币铭文技术及其催生的二层扩展方案,一度在整个生态中掀起风潮。其根本原因在于,如果这条技术路径成功,其他智能合约一层公链与比特币之间的差异将被迅速抹平。届时,其他智能合约公链的地位将岌岌可危,或者至少感受到巨大的威胁。
当时,比特币铭文技术和二层扩展的影响不仅在加密圈内发酵,还逐渐破圈。一些并不专注于加密生态的科技博主纷纷表示:“以太坊不行了,因为比特币现在也能运行智能合约,也能发币。”
这些博主对“比特币可以运行智能合约、发币”的理解是否准确暂且不论,但他们对差异化的认知却非常精准。
然而,后续的实践和时间验证表明,比特币生态的这一尝试暂时停滞,这也保住了其他智能合约一层公链与比特币之间的根本差异。
如今,思考和寻找差异化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智能合约一层公链这一赛道本身。
换句话说,当我们思考一个智能合约一层公链的差异化时,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公链能够提供哪些用户迫切需要,但其他公链很难甚至完全无法提供的服务或价值?
用这种方法思考,我们发现明显的差异化似乎并不容易找到。这时可以采用逆向思维,反过来考虑以下问题:
- 这个公链所宣称的一些突出特点和优点,是否真的只有它自己具备?
- 即便这些特点和优点目前只有这个公链拥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其他竞争者或后来者是否也可能在未来实现?
此外,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乔布斯和段永平的两句话值得我们深思。
乔布斯曾说过类似的观点:用户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你把东西呈现给他们,他们才意识到这是他们所需要的。
段永平则说过(大意为):有时候,差异化的东西只有在发生重大事件时才能显现出来。
从这些角度入手,思路会更加清晰,很多问题也会看得更加透彻。
想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对自己看好的一层公链将更有信心,也无需在意市场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