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道说区块链
几年前,一位我敬仰的圈内前辈曾无意间提到(大意是):他认为比特币的未来可能面临一些风险。我们赋予比特币的那些“头衔”和“标签”,其实值得进一步探讨。
当时的我听到这句话时内心非常震惊,甚至难以置信这位前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
直到今天,我依然不太认同这一看法。
然而,自那以后,这句话时常萦绕在我脑海中,让我时不时天马行空地思考比特币的本质与未来发展。
前段时间的一次偶然对话触动了我。
在与朋友聊天时,他提到自己多年前养成的一个习惯:每年固定拿出一部分钱购买小金砖或金豆子,并将它们存放在角落里。无论金价涨跌,他都不为所动,这些黄金只是留给下一代的储备。
朋友坦言,自己不懂股票,也不敢把太多资金投入到理财产品中。生活中并不宽裕,但偶尔有些余钱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于是决定买点黄金。这笔钱对他的生活毫无影响,他也从未期望它能改变什么。
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没有人天天向他灌输黄金多么珍贵、稀有或值钱,也没有人告诉他黄金未来一定会升值。
但他的行为却真实地反映了将黄金视为“价值存储”的朴素认知。
我想,这或许是5000年历史沉淀在他内心深处唤醒的对黄金的印象吧?
反观加密生态中的大多数人,虽然我们口口声声宣称“比特币是价值存储”,但当谈到持有比特币十年不动时,许多人却抱怨“等得太久”、“时间太长”,甚至心底可能还会质疑“比特币会不会归零?”
一边是无人安利黄金的普通人买了黄金后置之不理;另一边却是每天高喊比特币价值存储的加密资产参与者时刻盯着价格表,关注比特币的涨跌。
这两种行为,到底哪一种才是真正把投资标的当作“价值存储”呢?
评论区一位读者的留言让我印象深刻:
“大多数人并不敢买它(比特币)用来价值存储”,“他们只是为了获得更多法币”。
基于这些经历,我在昨天的文章中分享了近期对比特币的一些思考。
至于未来,我相信进入加密生态的人会越来越多。那么,随着更多人加入这个生态,比特币的属性会更像一个“收藏品”,还是更像“价值存储的数字黄金”呢?
这需要时间来验证。
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比特币是一个“收藏品”。它是人类第一次用技术创造的一个无与伦比的技术杰作,开创了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开启了链上时代。
既然是收藏品,它的价值必然与生态息息相关:
当进入加密生态的人越来越多,生态愈发繁荣时,这个收藏品的价值/价格就会水涨船高;而当进入生态的人减少,生态逐渐萎靡时,这个收藏品的价值/价格也会随之降低。
从这个角度来看,比特币与风险对冲、避险等概念并没有太大关系。
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思考,我们就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繁荣加密生态、促进其健康成长上。
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聚焦于能够真正提供服务/价值并产生现金流的产品和服务。
我相信这个收藏品的未来是光明的,因为我相信加密生态能够提供伟大的服务和价值,链上的“英伟达”或“苹果”终将出现在加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