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13:13:51
loading...

从天秤座到AI机器人:加密骗局如何“精准猎杀”自动交易者

摘要
Scammers使用带有隐藏后门的假令牌在AI狙击机器人上翻转脚本,以利用加密无许可的性质 。
摘要 Scammers使用带有隐藏后门的假令牌在AI狙击机器人上翻转脚本,以利用加密无许可的性质 。 币圈网报道:

在天秤座的余波中,一场模因硬币丑闻引发了广泛关注。在这场丑闻中,内部人士利用了对项目启动机制的提前了解,而区块链安全公司Certik则揭示了一种新型骗局,骗子们将目标转向了自动交易机器人。

上周,在香港共识大会上,Certik首席安全官李康在接受解密采访时分享了某些智能合约如何被故意设计为针对狙击手的见解。

李康指出:“事实证明,他们的目标是AI驱动的交易机器人。”

这一见解源于对海登·戴维斯(Hayden Davis)的回应。这位自称“发射策略师”的人物曾参与天秤座及其他名人模因硬币项目,并将其描述为“零和游戏”,其中只有少数人能够掌控全局。

在上周日与史蒂芬·芬(Stephen Findeisen,网名Chafferzilla)的访谈中,戴维斯描述了“专业狙击手”如何参与模因硬币的发布,抢先购买代币并在公开宣布之前获利。

智能合约狙击是一种常见手段,机器人通过监控链上活动来检测新发布的代币,并在人类交易者反应之前完成交易。

这些机器人在链上基础设施内运行,并在流动性可用后立即进行编程以执行交易。

李康解释说,一种新型的复杂骗局正在出现,骗子设计带有隐藏“后门”的假代币,这些代币对AI驱动的交易机器人来说似乎是安全的,因为这些机器人通常被编程为检测潜在的安全风险。

李康指出,尽管这些AI交易机器人并不“愚蠢”,并且会分析代币以检测是否存在明显的“拉地毯”功能,但骗子已经将其变成了一种诱饵和切换方案。

他补充道:“当这些代币被宣布时,骗子会立即在所有AI交易社区中推广它们,并在几次购买完成后迅速‘拉地毯’。”

他们只是继续猎杀

李康挑战了这样一种观点:模因硬币和泵与倾销计划无害。他认为,真正的风险在于对代币的控制、价格操纵以及背后操控者的历史。

他表示,这些骗局正在“大规模”发生,可能造成“数千万美元”的损失。由于几乎不用担心法律后果,骗子们继续“猎杀”交易机器人,剥削那些缺乏强大保护的受害者。

李康坦言:“执法和监管机构对此几乎无人关心。”

尽管存在一些技术解决方案,但在不引入新的安全漏洞的情况下实施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

比特莱尔创始人查理·胡(Charlie Hu)在另一次采访中告诉解密:“他们可以检测到异常的汽油费和交易,但许多团队规避了这些保护措施。”

这些解决方案设置了防止狙击的参数,但如果智能合约的设计方式存在漏洞,狙击机器人仍然可以利用系统。

查理·胡总结道:“如果开发人员没有做好防护,只会让骗子有机可乘。”

编辑:塞巴斯蒂安·辛克莱(Sebastian Sinclair)

声明:文章不代表币圈网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