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币圈交易所上线(π)Pi币的公告引发了媒体、币圈从业者以及法律界的广泛讨论。许多人认为参与Pi币可能涉及传销行为。那么,如何判断Pi币是否属于传销?参与Pi币投资又可能面临哪些法律风险?本文将从法律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我国对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认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的规定,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缴纳费用或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行为,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判断是否构成传销犯罪需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1、项目的盈利模式
传销活动通常通过参与者缴纳入门费或购买高价商品、服务的方式获取加入资格。例如,某些虚拟商品的价格远高于其实际价值,购买者并非为了使用商品,而是为了获取参与资格。
2、项目的层级和人数
《意见》第一条规定,若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的人员达到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则应当对组织者、领导者追究刑事责任。此外,组织者、领导者的认定包括发起、策划、操纵传销活动的人员,以及承担管理、协调、宣传、培训等职责的人员。
3、项目的计酬和返利逻辑
《意见》第五条规定,若项目以发展人员数量而非销售业绩作为计酬或返利依据,则可能构成传销犯罪。而以销售商品为目的、以销售业绩为计酬依据的“团队计酬”式传销活动,不作为犯罪处理。
4、项目是否存在骗取财物的目的
传销的本质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参与者财物。传销活动往往通过编造虚假政策、夸大盈利前景等手段掩盖真实目的,吸引参与者投入资金。
参与Pi币的法律风险
如果Pi币被认定为传销活动,交易所上线及散户投资者均可能面临以下法律风险:
1、交易所上线Pi币可能存在刑事风险
一旦Pi币被认定为传销项目,交易所上线该币种可能被视为为传销活动提供交易变现的二级市场。交易所的相关推广活动可能被认定为传销活动的宣传行为,从而构成共同犯罪。
2、散户参与Pi币投资不受法律保护
江苏省溧阳市人民法院审理的(2020)苏0481民初147号案件中,原告因投资Pi币产生纠纷诉至法院,最终法院认定Pi币属于网络虚拟货币,不具备与货币同等的法律地位,投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因此,投资者在参与此类项目时需谨慎甄别,避免因项目涉嫌传销而导致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