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ildish_phillip 来源:X,@ChildishPhillip
笔者在传统金融机构摩根大通的投行部开启职业生涯,后来加入Crypto CEX的Listing团队。此文记录其短暂的职业生涯中的一些不成熟感悟。
IPO(首次公开募股)和CEX(中心化交易所)上币本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融资和市场进入方式,但有着相同的核心目标:吸引资金、吸引投资者、扩大市场影响力。
尽管两者诞生于截然不同的背景和时代,但随着加密货币行业的迅速发展,CEX上币也不断被拿来与传统金融IPO进行比较。
那么,这两者到底有哪些异同?CEX上币是否能从股权IPO的发展过程中汲取一些经验,推动自身的规范化和发展呢?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剖析这两种上市方式,并探讨其未来的可能交汇点。
一、IPO与CEX的核心目标与定位
1、IPO:企业成人礼与进入资本市场的入场券
IPO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终极仪式”,主要目标是吸引资本以支持业务扩展、研发投入或并购计划。企业通过IPO向公众投资者出售股权,投资者则期待通过股息和股票增值获得回报。美股市场参与IPO的投资者主要以机构为主,长期投资者是市场的中坚力量。
2、CEX上市:加密世界的流量入口
CEX上币是加密项目发行代币后进入市场交易的重要环节,通常项目方不通过CEX上币进行直接融资(IEO除外),其主要目标为提升代币流动性、扩大市场影响力、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与吸引更多用户加入生态系统。投资者的期待通常也更直接——通过代币价格的上涨实现资本增值,而无需像股票持有者那样关注股息等长期回报。
二、上市&上币流程与机制的差异
1、股权IPO流程相对标准化与透明:
IPO的流程非常标准化(不管是美股还是港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月至数年,费用相对高昂(一般占比总融资金额的5-10%,其中投行的承销费用占大头)。
2、CEX上币相对高效与灵活:
相比IPO,CEX上币的效率极高,但审核标准并不统一。
三、市场动态与参与者的差异
1、IPO市场:机构主导,稳定性强
IPO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他们通常会评估企业的基本面和长期潜力进行投资决策。由于这类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市场情绪相对稳定,价格波动较小。
大企业IPO时在港股会引入基石投资者(Cornerstone),基石投资者通常在IPO前与企业达成协议,确保其认购一定比例的股票,并同意在上市后的特定锁定期内不出售这些股票。
2、CEX市场:散户为主,高波动性
CEX市场则以散户投资者为主,他们的决策往往受到新闻、社交媒体和市场情绪的强烈影响。一些巨鲸和市场操控行为也会加剧价格波动。
四、成本对比
1、IPO
企业进行IPO的成本相对较高,包括承销费用(通常为融资额的6%-7%)、法律费用、审计费用等,但IPO的融资能力也很强,尤其是在成熟市场中如纳斯达克与纽交所,企业通常能筹集到数亿美元甚至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2、CEX Listing
CEX上市的成本波动范围极大,通常包括交易所的上市费用、营销费用、流动性提供费用以及押金。
五、浅谈CEX Listing可从IPO借鉴的经验
尽管CEX上币有其独特的市场逻辑,但传统IPO的成熟机制仍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1、加强透明度与信息披露
IPO的透明化要求非常高,企业需要披露详细的财务数据和商业计划,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基础。CEX上市可以借鉴这一点,要求项目方提供更完整的信息披露,如:
2、TGE listing时引入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情绪
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是IPO市场稳定的关键。CEX上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
3、优化上市流程,提升审核标准
CEX上市的流程虽然高效,但部分交易所的审核标准偏低,影响了整体市场的公信力。可以借鉴IPO的做法:
4、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
IPO市场有严密的法律框架保护投资者,例如虚假信息披露会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CEX上市目前有以下方式保护投资者:
5、引入分层机制&动态调整
Crypto交易所可以借鉴纳斯达克的分层体系(全球精选市场/全球市场/资本市场),设计不同的交易板块以分区项目的规模、发展阶段、流动性、风险水平等,吸引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借鉴方式:
六、总结:从对比到融合
IPO和CEX上币分别代表了传统金融和加密货币的两种世界观。
前者以合规、稳健和长期为主导,后者则以效率、创新和流动性为核心。尽管两者的目标和机制有明显差异,但随着加密市场的逐步成熟,CEX上币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通过借鉴IPO的成熟经验,CEX上币可以在保持灵活性的同时,提升市场的信任度和稳定性。我觉得当前比较重要的还是在上币流程透明度以及对项目定价方面做一些提升,一定程度上缓解困境。
我认为两者的融合和相互学习将为全球资本市场带来更多可能性。这场跨界的对话,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