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教链
隔夜BTC再次尝试突破30日均线(85.5k)压力,目前已暂时站上86k。今早3.24教链内参《市场冷冷清清,信念愈发坚定》提到,昨天周日一季度教链私董会召开。会上教链分享了一些个人见解,其中关于“投资的容错性”的讨论值得深入探讨。
那么,什么是投资的容错性?教链认为,投资的容错性是指在具体的投资判断或操作中,允许犯多大的错误,而这些错误不会对投资的整体成败产生致命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判断失误,也不会全盘皆输;而一旦判断正确,则能够赢得更多回报。
如果一个投资策略具备较高的容错性,即使出现较大的、较严重的错误,仍然不会导致投资失败。反之,如果一次微小的判断失误或操作不够精准,就可能立即带来重大损失,那么这种投资的容错性显然是较低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囤现货的容错性远高于加杠杆的操作。同样是对点位的把握出现偏差,囤现货无非需要多等待一段时间,而加杠杆则可能导致强制平仓,甚至损失全部仓位。
投资者应经常审视自己投资策略的容错性。教链也时常从这一角度反复评估自己的仓位,确保容错性足够高。
当投资的容错性较高时,你便不会过于纠结于小问题的对错。正所谓“不在乎”,即不执着。而不执着的心态,恰恰是脱离“我执”境界的重要一步。
在佛哲学中,“我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对自我存在的执着和固守。佛教认为,它是痛苦的根源和轮回的原因,也是修行中需要破除的核心障碍之一。
“我执”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其中“人我执”指的就是对自我形象和观点的执着,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判断绝对正确,从而产生烦恼和痛苦。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读者朋友非要与教链争论对错高下,其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人我执”表现。
对错高下真的那么重要吗?教链对而你错,或者教链错而你对,是否值得为此专门留言,甚至情绪激动地评论和争论?实际上,这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讲的“容错性”与佛哲学中的“我执”并不相同。前者属于客观唯物层面,后者属于主观唯心层面。两者看似相似,但并不在同一维度。
破除“我执”讲的是改变心态,消除痛苦;而提高容错性,则是为了通过容许犯错来获得成功。
显然,容错性是破除“我执”的基础。正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拥有高容错性的投资策略,可以让投资者不必在意一时的对错得失,从而培养出不执着的平和心态。
换句话说,能否做到不在意犯错、不执着于对错高下,本质上取决于你是否具备取得投资成功的能力和实力。
高容错性的投资策略并不要求投资者从不犯错,而是允许不断试错,最终依然能够取得成功的结果。
只有真正实践高容错性的投资理念,才能深刻理解那句耳熟能详的格言:
失败乃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