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散户投资者继续向下跌的股票注入资金,但结果并不如预期。2025年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宫,市场已陷入混乱。
然而,这并未阻止普通投资者不断承受损失,他们坚信每次下跌都是抄底良机。但事实证明,这种策略效果不佳。
根据摩根大通的数据,在一月至三月期间,散户交易者在16天内购买了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股票。过去两年里,这种规模的购买行为仅出现过四次。遗憾的是,时机极为不利。市场反弹未能持久,下跌趋势接连发生,而人们依旧在不断买入。
摩根大通的模型投资组合数据显示,追踪散户投资者的资金流向表明,其今年已经下跌7%。这一表现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同期跌幅(约3.5%)的两倍。散户投资者的积极买入行为让分析师担心,市场可能尚未真正触底。
机构投资者正在密切关注。他们深知,散户通常是最后一批止损的群体。当这些人仍在疯狂购入时,华尔街倾向于认为市场还有更多痛苦。
市场环境迅速变化。比特币持续下跌,大型科技股深陷泥潭,美元走软。以往“逢低买入”的策略已然失效。特朗普第二任期带来的政策混乱使一切更加扑朔迷离。美国国债、欧洲股票和大宗商品——这些去年表现尚可的资产如今也难以幸免。去年奏效的投资策略在今年突然变得毫无价值。
当小型投资者被市场波动击垮时,华尔街的老手们又回归到了“多元化”等看似乏味的策略。他们多年来强调分散投资的理念,如今在不同市场间布局风险的做法确实带来了回报。
Cambria Global Asset ETF(GAA),一个涵盖股票、债券、房地产和大宗商品的投资基金,今年的表现比标准普尔500指数高出6个百分点。如果这一表现得以维持,这将是该基金自2014年推出以来的最佳年度表现。这是传统策略的胜利。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从中吸取了教训。有观点认为,“‘逢低买入’仍是主流策略——但我们需要改变投资者的心态,让他们意识到也许应该更加谨慎,注重多元化。”
标准普尔500指数近期跌幅达10%,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然而,恐慌的源头尚不明确。一些人将矛头指向华盛顿出台的激进政策,另一些人则归因于七大科技巨头——它们占据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三分之一。
当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显而易见:特朗普接连发布的政策声明,尤其是在贸易领域。企业忙于应对可能受影响的行业,甚至一向低调的企业高管也开始公开批评政府的经济方向。
第二个问题较为隐秘,但更具威胁性。多年来,苹果、微软、NVIDIA、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和特斯拉一直是市场的支柱。如今,这些公司增长放缓。一旦它们下跌,便拖累整个指数。
在最近的抛售潮中,这七大巨头无一幸免,均呈现下跌态势。它们的中位数跌幅达到14.4%,总市值缩水占标准普尔500指数总损失的近一半。若剔除这七家公司,标准普尔500指数其余部分的表现相对较好,其中约25%的成分股仍录得正收益,整体跌幅为6.6%。
问题的根源并不仅限于贸易政策。尽管科技行业并非直接受到特朗普关税的影响,但热门科技股的抛售最为严重。事实上,在下跌期间,Verisign是唯一上涨的科技公司。相比之下,福特和克罗格(Kroger)等理论上更易受贸易风险影响的公司表现相对稳健。
因此,问题的核心在于大型科技股。投资者似乎终于意识到,这些巨头无法永远保持高速增长。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本周表示,通胀“依然棘手”。
债券市场早已发出预警信号。最近几周,两年期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降。五年期收支平衡利率显示市场对未来通胀的预期,目前已降至2.5%,低于9月的2%。这些信号早已显现。
如今,大型科技股终于显现出裂痕,市场开始作出反应。这些公司并非普通企业,多年来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自2015年以来,这七大巨头的每股收益年均增长率高达37%,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其他成分股平均增长率(约8%)的五倍。这种增长并非泡沫,而是基于真实的利润和收入。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增长也有极限。
这才是真正的风险所在。标准普尔500指数近十年来高度依赖这七家公司。从2015年6月至2025年2月,彭博统计的“七大巨头”指数年均回报率为36%(不计股息)。追溯至1928年,股市长期平均回报率仅为6%。
如果剔除这七家公司,标准普尔500指数其余成分股自2015年以来的年均回报率仅为5%,可谓平庸。因此,如果这些科技巨头停止创造亮眼业绩,市场将面临严峻考验。
密码大都会学院:厌倦了市场波动?了解DEFI如何帮助您建立稳定的被动收入。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