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编辑:吴说区块链
近期,加密货币领域发生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黑客攻击事件,涉及金额高达15亿美元。此次事件不仅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金额的盗窃案之一,也引发了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吴说 Colin 对话 Bybit 高管 Shunyet Jan 和 CEO Ben Zhou,详细介绍了事件的发生过程、救援进展及未来的改进计划。
据初步调查,此次黑客攻击疑似由朝鲜黑客组织 Lazarus Group 所为。Bybit 在事件发生后迅速采取措施,优先开放散户提币,并借助 Bitget 等交易所及 OTC 服务商的流动性支持,在12小时内恢复了全面提币功能,解决了流动性危机。然而,被盗资金追回的可能性极低,公司正联合安全团队深入调查漏洞根源,涉及多签冷钱包供应商 Safe 的技术问题或潜在内部失误。
以下是对话内容整理:
Colin:詹老师,大家最关心的一个情况是,目前 Bybit 的情况怎么样?对于你们而言,目前的流动性已经彻底完善了吗?还是说仍然存在一些流动性的缺口?
Shunyet:好的,我们当时被盗的只是我们的以太坊现货库存,大约占70%左右。因为很多客户在那段时间有需求,我们暂停了不少操作,根据客户级别分批允许提币。所以当时散户基本都能正常提币,只是以太坊无法提取。那段时间我们的库存确实不足,客户提不出来。为此,我们要感谢 Grace,以及 Bitget、抹茶等交易所,还有一些做市商,他们一起帮我们把库存逐步补齐。有些是通过借贷,有些是直接交换,但主要还是依靠桥接模式。后来,我们满足了所有客户的提币需求,大约12小时后全面开放,连机构客户也能提币。现在,我们的现货流动性已经没有问题了。
Colin:对,所以你们一开始的策略是优先开放散户提币,同时与机构客户进行沟通,是这样吧?不过现在已经完全开放了,对吗?
Shunyet:是的,现在已经完全开放了。
Colin:对于 Bybit 来说,之前 Grace 好像提到过,这次黑客盗走的资金大约相当于你们一年的利润。那么目前来看,从安全公司或其他机构的角度分析,这笔钱很可能是朝鲜黑客所为,而且追回的可能性不大,对吗?这个判断是不是相对确定的?
Shunyet:我们当然希望能追回来,但从 Lazarus Group 的历史来看,成功追回的案例非常少。我记得以前他们唯一被追回的部分,是他们提了一些币,比如 USDT 或 USDC,这些可以被冻结然后重新销毁。但 Lazarus Group 在早期可能会犯一些小错误,比如把资金存入小型交易所。那时候,Ben 和各交易所的领导关系很好,大家也都愿意帮忙冻结这些资产。可现在,我觉得 Lazarus Group 已经不会再犯这种低级错误了,所以追回的可能性确实非常低。
另外,我还看到很多人讨论,Lazarus Group 现在似乎是行业里第十四大以太坊持有者,有人提出是不是需要通过分叉(fork)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一个被制裁的实体成为第十四大持有者,这看起来不太好。不过这不是我关注的重点,我们也在观察,但这种事情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Mirror:好,那我就继续问了。刚才詹老师提到这笔钱可能找不回来,但我看了社区的一些讨论和黑客的操作,觉得即使找不回来,黑客想完全拿走这笔钱的概率也不高。不过,我看到社区有人说黑客在对这些以太坊做一些自毁的操作,想请 Ben 老板确认一下。
Ben:我可以跟大家说一下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我们的安全团队已经联系了好几个外部合作伙伴,国内比较知名的慢雾也在配合我们进行全局追踪,包括和链上分析公司一起回溯当时发生了什么,试图弄清楚这次黑客事件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因为这次事件有几个可疑点跟以往不太一样。首先,它并不是我们的热钱包体系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用来存放多签冷签以太坊的供应商 Safe 出了状况。我们还不确定是他们的服务器有问题,还是我们每个签名的用户界面环节出了错。这是我们正在调查的第一个方向。至于你们提到的资金追踪,从我们角度看,这些以太坊要被洗出去没那么容易。我觉得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黑客会慢慢尝试各种洗钱手段。这次事件规模很大,但让我感到庆幸的是,整个行业非常团结,大家都在帮我们,我们很感激。
其实,只要黑客把资金转移到某个跨链桥,我们几乎能立刻定位到,然后请跨链桥协助冻结。所以这15亿美元要完全洗干净,我认为需要很长一个周期。其次,关于自毁,我们没看到任何迹象。他费那么大劲偷过去,为什么要自毁呢?
Colin:还有一个点,现在虽然最终的安全报告还没出来,但有一种说法是你们好几个人的用户界面都被攻击了,会不会存在内鬼之类的情况?
Ben:对,我认为任何可能性都要逐一排除,目前还没完全排除。我们第一时间采取的是取证措施,把每个操作人员的电脑备份下来,记录所有当事人的操作环节,保留证据。这些资料后续会交给警方、外部安全协助方和我们内部调查团队使用。现在看下来,所有的操作跟以往相比没有太大区别。但诡异的是,我们的安全协议里有好几个必须检查的环节,比如 URL,这些我们都做了。
到今天为止,Safe 的多签系统是否还在冻结状态我不确定,他们可能也在调查。这件事他们也不敢立刻下结论,到底是他们的服务器被劫持然后影响到我们,还是我们每个人的电脑出了问题。而且,我们发现每个人都在不同地点、不同网络环境下,感觉很难被远程控制。各种可能性都有,但现在没办法确定排除哪一种,所以还在查。
Colin: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 Bybit 方不方便回答:你们日常用于流动性或储备的自有资产大概是什么规模?像之前提到 Bybit 一年利润可能有15亿美元,但你们每年肯定会分红或用于其他开支,公司整体资产够填补这15亿美元的窟窿吗?
Ben:公司的资产绝对是大于这个数额的。我发过一条 Twitter,你们可以去看,我们的审计机构已经站出来说话了。这个审计机构审查过我们的财务和公司账户。我的 Twitter 上有一条消息,是 Hacken 他们帮我们做的审计。他们见过我们的资金账户,也就是 Treasury 账户。第一时间他们就表示愿意发声,但需要我们同意。当时我忙着,过了两三个小时后我说没问题,他们就发布了声明,证明他们审计过我们的 Treasury,确认我们的现金和代币储备完全可以覆盖这15亿美元的损失。
Colin:Ben,我看网上不少人,特别是华语圈的项目方创始人,还有西方社区,大家都挺支持 Bybit 的。比如杜均、元杰他们也在把以太坊打回 Bybit 账户。你想不想对他们表示一下感谢?
Ben:对,我真的非常感谢。这次事件中,很多合作伙伴都站了出来,有的甚至随时待命。从钱包相关的,像 Fireblocks、Chainalysis,到其他团队——我现在有点记不清都有谁了,因为有些人直接联系我,有些找我们团队。总之,我们感受到整个行业在不同环节的支持,都在用各种方式帮我们。你刚刚提到的,国内知名的几个平台,比如 Bitget、抹茶、派网,都主动联系我们,直接提供了借贷支持。币安也联系过我们,我们还在沟通,但最后我们已经借到了足够的金额,就没再麻烦他们。还有其他交易所,我们的合作伙伴,以及各种网络和做市商,几乎都在提供协助。所以真的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