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比特币风靡全球,区块链技术也被大众所知,可以说区块链是引领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字货币的出现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也在研发法定数字货币,由此可以看出,数字货币将进入人们生活,那么,数字货币会取代纸币吗?币圈子小编接下来就重点为大家解析。
中国电子支付已十分发达,央行为何还要推出法定数字货币?“对老百姓而言,基本的支付功能在电子支付和央行数字货币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但央行未来投放的央行数字货币在一些功能实现上与电子支付有很大的区别。”穆长春表示,以往电子支付工具的资金转移必须通过传统银行账户才能完成,而央行数字货币可脱离传统银行账户实现价值转移,使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通俗地讲,央行数字货币既可以像现金一样易于流通,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也可以实现可控匿名。
据了解,现有流通中的现金容易匿名伪造,银行卡和互联网支付等电子支付工具又不能完全满足公众对匿名支付的需求。因此,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主要针对流通中现金的替代性,既保持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也满足人们对便携性和匿名性的需求。
央行研究局兼货币金银局局长王信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在中国主要是对现金进行一定程度的替代,将有助于优化央行货币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由此看来,央行推出数字货币,既不是当下流行的电子钱包或网上支付,也不是完全“推倒重来”取代现有的人民币体系,而是对流通现金具有一定替代性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伏军表示,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会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能提升对货币运行监控的效率、丰富货币政策手段。
据悉,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央行原行长周小川曾指出,研究数字货币,本质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统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此类数字货币并未依托于有形的信用,而是通过激励和共识机制而生成,这一机制称为“挖矿”。由于没有现实财产作为支持,比特币并非真正的货币,只是存在于区块链之上的一串字符,本质上是“虚拟货币”,一旦用户和购买比特币的人们对其丧失信任,其体系可能会随时崩塌。
比特币容易诱发系统性风险。一国通常由央行调整货币政策。但是,当虚拟货币被人们大量使用时,央行可能会失去通过调节货币供应来影响经济的能力。同时,虚拟货币的发行条件预先确定,并且完全由代码决定,缺乏必要的灵活性。
比特币缺乏必要的隐私保护。区块链以透明的方式运行,利用技术可以识别和跟踪数字货币支付,不仅能识别这些账户持有人的身份,还能识别财务交易历史,账户持有人身份暴露会招致黑客攻击,财务交易历史暴露则会泄露商业秘密。
此外,比特币在国家管控范围之外运行,与现行法律之间产生紧张关系。譬如,为了控制利用货币进行违法犯罪,各国法律均要求用户在银行设立账户、提供基本的个人信息。但是,比特币系统向任何人开放,且用户基本上是用假名注册,不需要严格手续即可获得,比特币支付为洗钱、恐怖融资、贩毒、逃税等提供了便利。对此,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公告,严禁各类代币发行融资及“虚拟货币”相关的非法金融活动。
基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的种种问题,一些经济实体开始推出基于区块链的稳定币。如天秤币以真实的储备金作为信用支持,实质上是一种权利凭证,所谓的支付就是储备金份额的支付。由此,此种数字货币开始回归到现实信用,而且由于其属于有价证券,不再像比特币那样完全在法外运行。
总的来说,数字货币是否能取代纸币,主要取决于社会的数字化程度,同时也取决于法律的规定,两个要素可以说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