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需要币安吗?从政策围剿到用户 FUD真正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作为行业顶流、金字塔塔尖的币安,最近面临市场 FUD 的声似乎愈演愈烈。X 平台标注为 MoonrockCapital CEO 的 Simon 宣称币安上币要收取代币总量 15%-20% 的比例作为上币条件,一石引起千重浪,市场讨论热度迅速上升,赞同和反对声兼而有之,情绪激烈者甚至认为币安可能是行业最大毒瘤,反对者则认为这不是币安的责任,是项目方的问题或者是行业自身的发展问题。
今天币圈网(Alibtc.com)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我们还需要币安吗的详细介绍,大家一起看看吧!
最终币安一姐社媒公开回应:如果没有通过币安筛选,无论多少钱和上币费都无法在币安 list,代币分配都是公开的,币安不可能收取这么高的代币分配比例。
且不论双方骂战背后到底谁的言论才是真相,或者真的只是一场商业竞争行为。至少从一姐的回应中,我们看到一姐用她自身的声誉在挽救币安的声誉,主动并及时的回应这类质疑,一姐在过去以及现在都以其坦诚、直接的态度赢得了社区的尊重。
然而,这类质疑并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这也侧面凸显币安近些年在外有监管围剿、同行挤兑;内有社区质疑之下的发展困境,真正的危机从来不潜藏在表面上的挑战,如同打败币安的一定不是另一个币安。
我们假设一姐的回应是真实的,FUD 就是一场商业竞争的阴暗面,但可惜的是大众从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否则也就不能称之为大众,从无数的历史中,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流言的击溃从不依靠大众的自我觉醒,靠的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真相,而 KOL 的引导只是短暂的搅乱了视听,并不意味着质疑的消散,他甚至有可能是下一次更加剧烈 FUD 的原因。
当把 FUD 都归因于商业竞争的阴谋之时,这背后隐含的受害者心态无益于消除争议,或许真的有同行的推波助澜,但可能这不并不是全部,当平台自身具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时,没人会选择用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手段去挑战一个行业老大,只有在你自身有瑕疵的时候,这种方法才具有效力。这是一个最浅显的商业逻辑。
面临 FUD,首先从自身找问题,而不是先怀疑竞争对手,这才是一个伟大公司应有的姿态。真正的敌人从来都是自身的傲慢,而不是其它。如果把 FUD 视为一种商业手段,那么其实反而忽略了真正潜藏的危机。
币安,至少在目前为止仍然是行业内最大的流动性中心,谁掌握流动性谁就掌握定价权,这是金融世界亘古不变的真理,然而从一个更长远的视角来看,短期内的定价权一般总是由机构 / 交易所决定,但是长期总是会归于用户。如果定价权被滥用,这种定价权的转移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定价权滥用的一个显著标志则是对筹 码 结构极度不均衡项目、声誉度极差项目的纵容。币安所上的项目中,低流通高市值的项目比比皆是,加之币安自身拿走不少比例的筹 码。这就变成投资机构、项目方、交易所、做市商控制了绝大多数筹 码,散户只能被动接盘。以近期的 Scroll 为例。
初始流通仅占总流通的 19%,此外还有 5.5% 用于币安挖矿,剩余的各类代币均包含了不同时间的解锁要求。一个简单的算术题,这么大且持续的抛压,谁来承接,假设项目方具有良好的声誉和自身的造血能力,抛压也会得到部分的反哺,进一步平滑整个价格曲线。事实情况是在空投及 TGE 后,数据几乎在短时间内拦腰斩断,更糟糕的是,这种基本面的崩溃几乎在上币安前可以 100% 预见。
问题就来了:
1)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基本面肯定持续糟糕,且代币分配极其不合理,声誉极差、容易形成持续控盘和抛压的情况下,币安为什么选择了 listing?
2)币安的筛选机制的利益角度到底站在哪一方?
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至少可以显而易见的得出一个结论,至少从利益 / 用户感受的角度,币安给人的感觉是并没有和用户站在一起或者说至少没有大部分站在用户的利益角度。
如果真的站在用户利益角度,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可以抹黑币安,因为在币圈可持续的财富效应才是最大的真理。
一个更为显著的对比则体现了用户作为最终定价权的作用,那就是 Grass 项目,其融资额度仅为 Scroll 的 1/10 不到,前者目前总市值 10 亿美元 +,后者 5 亿美元 +。
即便在代币解锁的抛压上,Grass 的前期流通量也并没有比例很大,然而其公平且可持续的空投让项目赢得用户良好的口碑,最终反映在实质上,就是用户持续的买单,项目继续增加对用户的激励,进而继续反哺用户。
一样的大环境,同样的项目不同的命运。它清晰的揭示了,无论多么顶尖的技术、绚丽的融资背景,即便有顶级交易所的加成,用户如果不买单,这个收割链的崩盘速度只会越来越快,而每一次崩盘都是在消耗币安立足的根基,定价权的转移也会同步加速。
币圈是不是一个大赌场暂且不论,但它绝对适用赌场生存的基本法则:不怕你赚钱,就怕你不玩。跟多数人直觉相反的是,澳门正规的赌场几乎都会在公平、公正和公开层面下大功夫,以此打消赌客的顾虑,赌场赚钱从不依赖出老千,它依靠的是统计学优势不断放大。
在公平、透明、公正上,去中心化天然会比中心化具有更强的优势,Dex 增长主要受制于交互体验,但是在财富效应面前,影响会被消减到最低。数据证实了这一点,根据 The Block& Defillama 的数据,到 10 月为止,Dex 相对 Cex 的现货交易量比值已经上升到历史最高的 13.84%,而且这一比例正在稳步扩大。
更不用说近期由于 MEME 的火热,类似 Pump.fun 之类的平台更是陆续诞生了数个超 10 亿美元的 MEME 代币,单日成交笔数超过 670 完笔,交易量日均超过 10 亿美元。
数据背后反映的是流动性正在一点点被链上 Dex 或者 MEME 之类的热点抢夺,虽然链上的风险对于新手玩家而言,具有更高的风险程度,但是少有人质疑去中心化平台的问题,因为他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博弈环境。
Cex 和 Dex 的重要区别是,中心化交易所得以成立的根基是在于:用户将筛选代币的权力交还给平台。要么你一视同仁的不设立门槛或较低的门槛,要么你设立较高的门槛但是要有可持续的价值。最糟糕的情况是,你设立较高的门槛却选择了一个垃圾项目。
这里面还有一个误区在于,个别中心化交易所容易陷入精英代理模式,他并不认为自己选的是一个垃圾项目,他们负责该类业务的人员多数具有好看的履历和机构背景加持,他们过度迷信资本能改变世界,对所谓技术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天然的就倾向于相信机构,或者自以为能看清楚行业的未来方向,美其名曰:这是行业的方向。
仍然以 Scroll 为例,除了技术似乎显得很超前,融资很牛,他真正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他是否真的不可替代。如果不是不可替代,那选他的逻辑是什么。所谓严格的筛选机制,如果不考虑项目声誉和创始团队的格局,这个筛选的意义由何在。
币安的上币标志着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这是用户交给币安的权力,如果这份权力没有很好的得到使用,那么用户的质疑自然是理所当然。
行为经济学大拿,诺奖得主查德 - 塞勒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们在决策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大于「趋利」。
从「反 VC 币」到「MEME 热」,实质上正是这一理论的鲜明展现。肉眼可见以及望远镜可见的范围内,买 VC 币的风险持续增大,如果算上套牢的时间成本以及高估值的上行空间,其盈利空间也变得无限狭小,于是,币安上的 VC 币对普通用户而言,已经变成了一个「害」大于「利」的事件。
也许你会说,币安只是一个提供交易的场所而已,如同赌场一样,是个客观中立的第三方,交易自然有输赢。然而事实的客观不能代替客观的事实。真正客观的事实是:即便是赌场,也不会推出十赌十输的游戏。VC 币这件事上,几乎没有散户赢过,这一点的共识上现阶段毫无争议。
此外,从项目筛选上说来,如果一个真的客观中立的交易所,规则理应是透明的,如同纽交所、纳斯达克一样。目前,在这个行业,头部交易所的上币仍然是个黑匣子,他依赖于人们的猜测和推断,因此就具备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些交易所的上币是半透明状态,它提供接近于 0 门槛的状态(花钱就能上)。二者均不可取,因为前者将权力特殊化,即便没有腐败,也容易滋生傲慢和小圈子利益共同体;后者将权力货币化,收取高昂过路费,容易让项目成本变高,从而拖慢创新。
从更大的背景来看,当前的行业危机显而易见,在没有更大流动性溢出的前提下,BTC 独立于整个加密行情之外,它逐渐被华尔街资本控制并定价。其它山寨,要么如同以太坊一样,找不到前行破局的方向,要么彻底转向 MEME。无价值的虚无感笼罩着整个币圈,尤其是当多数价值币被一次次证伪之后,更多的用户对项目是否 Build 已经失去了信心,毕竟最大的交易所也选择相信这些所谓项目方,而不是用户的时候,这种信心和虚无就崩塌的更为快速,MEME 本身崛起就是对所谓行业发展叙事价值的失去信心。
币安作为事实上的行业话事人,理应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和用户期待,把问题推给同行不如正视自身的机制漏洞,用户需要的是公平,还他妈的是公平。像类似 Scroll 这种,币安在几乎没有任何成本的情况下,拿走了大比例的筹 码,你很难说,这很公平,你也很难说这对项目以及行业发展是有利的。
从流量和地位的角度,你可以说这毫无问题,但别忘了流量来自哪里,以及一句古老的成语: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我们是否仍旧需要币安,毫无疑问是需要的,没人否认币安对行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也仍然相信 CZ、何一这些行业中流砥柱的职业操守,然而如同前文所言,这不是个体的问题,它涉及到整个机制运转的问题,以及大环境的生态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也尚未有一个清晰的路径,我们期待的是币安真的站在用户这一边,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庞大能量扭转当前的局势,让用户重建对「价值币」的信心,重建对整个行业的信心。
从币安自身的角度,用户是否可以不要币安,不可替代性是否正在下降,这个问题值得币安的管理层思索,尤其是在 Dex 交易量持续上涨,链上 MEME 持续火热、监管趋于严格、竞争日趋激烈的行业环境下。
要记得,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是因为流言太多而破产的,大多数都是因为流言被证实,最后衰败于傲慢。
以上就是币圈网(Alibtc.com)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们还需要币安吗?从政策围剿到用户 FUD真正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